日前,生活・读书・新知三联书店、文物出版社等机构共同发起的“王世襄图书四十周年纪念活动”活动成功举办。活动现场通过视频展播、实物文献展览、主题分享等形式,生动展现了王世襄经典著作的深远影响,展示了王世襄图书的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。
作为纪念活动的重磅环节,“王世襄图书四十周年纪念活动”分享会特邀中国古典家具领域著名学者、专家田家青,著名文博大家朱家溍之女、原故宫出版社副总编辑朱传荣,原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总编辑李昕,以及生活·读书·新知三联书店副总编辑何奎参与对谈。
田家青提到,如同活动主题“世好妍华、我耽拙朴”所言,王世襄不爱铺张,是最愿意做实事的人,他推高了“器物”的地位。通过王世襄的研究,使社会领悟到优秀器物实为艺术品。王世襄让铜炉、文房用具、古琴、竹刻,也包括明式家具比肩书法、绘画进入了主流艺术品的范畴。王世襄还将实物收藏、文献调研和对技法工艺实践三项合一,这种研究方式创造了学界先例。
朱传荣回忆道,王世襄是如父辈一样的长者。她回忆自己当年书写《萧山朱氏藏砚》一书时,曾经数次和王世襄请教和探讨,王老曾经风趣地说:“夏天写砚台,越写越凉快。”
活动现场,李昕介绍了香港三联书店出版《明式家具珍赏》的历程及影响。王世襄曾经给萧滋题写“从此言明式,不数碧眼胡”,既体现了先生对中国古典家具研究的自信,也标志着中国学者在该领域话语权的确立。此后,《明式家具珍赏》和《明式家具研究》推出多种语言版本,在全球发行,成功将王世襄的学术成就从专业学术圈推向大众层面,让更多普通读者了解中国古典家具文化。
何奎认为,此次纪念活动重温了王世襄构建的中国明式家具“自主知识体系”,也重温了“游于艺与志于道”的关系,更重温了中国古代优秀的师道与学术传承传统。
(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刘彬)
山东股票配资网,正规的配资平台有哪些,股票在线配资平台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